日出文章网

北京丰台住建委:年内将持续推动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9:53:00    

本报记者吴静卢志坤北京报道

4月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北京市丰台区住建委获悉,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事项,去年丰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北京全市第一。

今年,区域内将继续推动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工作,建成后可提供安置房约6500套。

城中村改造提速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城市发展模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

近两年,北京市丰台区将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乡融合、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抓手,通过规模化改造、创新性路径探索及产城联动模式,展现出“破旧立新”的决心与智慧。

据丰台区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可介绍,2024年,全区全面启动的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覆盖范围达708公顷,总投资911亿元,项目数与投资规模均居全市首位。

2025年,丰台区将继续推动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工作,实现花乡中部组团黄土岗安置房、丰台区城中村改造张仪村路西侧安置房等7个区重点城中村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可提供安置房约6500套。

此外,据许可透露,丰台区还规划了时村和右安门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总占地53.55公顷,改造户数约1644户,计划总投资147亿元。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的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物理空间翻新,而是通过“城市更新+产业焕新”模式,赋予老旧区域新动能。

2024年,区域内城市更新实施项目94项,涵盖城市更新五大类,涉及总投资133亿元。探索“街企结对”合作模式,方庄区域综合更新、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获评“2024年北京市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据了解,“街企结对”模式不仅缓解财政压力,更借助企业技术、资金与运营优势,提升更新效率与产业附加值。

2025年,丰台区将继续围绕长辛店老镇有机更新、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等项目实施。深化“街企结对”合作模式,推动方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实施成果项目落地,积极推动东高地街道、右安门街道全域更新,有序推进长辛店老镇和宛平城片区更新。

稳定房地产市场

近两年,随着市场的深度调整,多地将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环节,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住房结构、强化品质引领等举措,探索超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稳中有进”的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正在通过多维度发力筑牢市场“压舱石”。在供给方面,2024年,丰台区通过加快土地供应节奏,推动西贤府、和颂九里等10个新拿地项目顺利开工,瑞府、熙悦晴翠等9个项目交付入住,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17.5万平方米。

2025年,丰台区计划开工的璞逸丰宜、中海丽金府等5个集中供地项目,将进一步强化河西、南中轴等新兴片区的住房供给能力,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在营销方式上,去年“城市焕新 宜居丰台”2024年房博会成功举办,成为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通过集中展示区域规划、重点项目和优惠政策,丰台区强化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吸引潜在购房者与投资者关注。据了解,此类活动不仅促进短期交易,更通过信息透明化减少了市场恐慌情绪,稳定了长期预期。

此外,丰台区明确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建设,将国家“双碳”战略与住房品质提升融合。据了解,区域内2025年计划开工的建发金茂观宸、中海丽泽叁号院等项目,将主打智慧社区、节能建材、无障碍设计等理念,从硬件设施到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同时,丰台区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稳定市场的“基础工程”。2024年区域内棚户区改造完成搬迁1047户,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109套、竣工4171套。其中,东铁营、万泉寺棚改项目经营性地块入市成交额达173亿元。

许可表示,今年丰台区将聚焦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区住建委将加大建设协调力度,服务保障154个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加快推动园博园合生汇、万泉寺棚改等民生关切项目。

据了解,在城市功能提升方面,近年来,丰台区陆续开通地铁9号线、10号线、14号线、16号线、新机场线等多条线路。2024年1月18日,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正式开工,丰台区段总长约17.1公里,设有8座车站。建成后将填补王佐、云岗地区“零地铁”的历史空白,方便周边近20万居民出行。

目前,地铁1号线支线已实现全线进场施工。据许可介绍,丰台区还将围绕各站点特色,统筹布局北京(北宫)低空技术创新园、王佐新质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节点、文旅节点和生态节点,布局王佐龙湖天街、园博合生汇等产业、商业服务功能,推动河西地区实现“生态环境开发+产业创新培育+城市功能提升”一体化发展。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