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薪试岗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据媒体报道,近日,辽宁沈阳一家教育机构招聘时要求面试者试岗7天,试岗期无工资,试岗通过后方可入职培训。另一家招聘安检员的服务公司,要求无薪试岗1至3天,试岗通过后才能进入3个月的实习期。
这种无薪试岗现象并非个例,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时有出现。从法律层面来看,无薪试岗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只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安排下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处于试岗期的员工,付出劳动就理应获得相应报酬,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不容侵犯。某些企业以试岗为名,行无偿使用劳动力之实,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也破坏了正常的劳动市场秩序。
从劳动者角度而言,无薪试岗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公平。求职本就是一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不仅要承担生活成本,还可能因多次无薪试岗而遭受经济损失。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求职者来说,无薪试岗可能成为他们求职路上的巨大障碍,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因生活压力被迫放弃一些就业机会。同时,这种做法也容易让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不敢质疑企业的不合理要求,自身权益更难以得到保障。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考量,无薪试岗看似为企业节省了短期成本,但实则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一方面,这种不合理的招聘要求会让优秀人才对企业望而却步,导致企业难以吸引到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员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企业的口碑和形象至关重要,一个不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很难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无薪试岗期间,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这对于企业的业务开展和团队建设都是不利的。
为了杜绝无薪试岗这种不合理现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招聘行为的监管,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同时,求职者也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当遇到不合理的无薪试岗要求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劳动者的付出,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无薪试岗这一不合理现象不应继续存在。只有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才能让劳动市场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贾明)
来源:江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