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南昌多数小区未给业主发“红包”,公共收益成“糊涂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58:00    

今年以来,江西多个小区给业主发“红包”,南昌聆江花园小区1期更是连续9年向业主发放公共收益分红,其他小区的业主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然而,现实中,公共收益分配面临重重困难,比如,有的小区公共收益仅能够维持基础设施改造,有的小区公共收益成了一笔“糊涂账”。根据民法典规定,公共收益归属业主,但实际操作中需平衡多方利益。

专家指出,持续分红考验着基层治理智慧,如何构建透明可持续的公共收益分配体系,成为提升居民获得感的新课题。

◎文/图 新法治报·赣法云 王琨 记者方维芳

聆江花园小区1期地上停车位

连续9年给业主发“红包”

4月7日,家住南昌某小区的熊先生听说,南昌市红谷滩区绿地悦城小区业委会此前向近5000户居民发放了158万元公共收益,平均每户300元。他在羡慕之余有些不满:“我们小区没钱领,反而要交那么多的物业费。”

记者搜索发现,小区向业主发放公共收益分红的事情屡见不鲜。例如,2024年,郑州富田丽景花园小区业委会将364万元公共收益发放给2000多户业主,每户最高可领3600余元。在江西南昌,聆江花园小区1期的业主更是连续9年领到了小区公共收益分红。

在南昌市东湖区聆江花园小区1期,从2016年起,每年春节前,业主们都会收到“红包”——小区公共收益分红。

4月7日,记者来到聆江花园小区1期探访。该小区沿江而建,周边交通便利。陈光敏是该小区的物业经理,他所在的物业公司——江西未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曾被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为2023年度“五星”标识企业。

据陈光敏介绍,聆江花园小区1期共有331户业主,第一批业主于2003年正式入住。眼下,粉刷一新的墙面、平整的柏油路、整齐的停车位,易让人忽视这个小区已有20余年的历史。

该小区内的公告栏贴了一份喜报,上面记录了该小区2024年度公共区域经营性收支情况,收入36万余元,停车费和住宅租赁费占大头。陈光敏介绍,公共收益有专门的账目,由物业代管,定期公示。

在资金分配方面,物业与业主协商,公共收益按物业与业主7:3进行分配。“小区物业费0.65元~1.2元/平方米,而人工成本连年上涨,经营压力较大。”陈光敏坦言,“在接管小区后,业委会主动与我们商量,由物业将长期闲置的一楼架空层出租,收益按比例分配,这样既可缓解我们的经营压力,又可为业主带来分红。”

“今年春节前,每户都领到了115元‘红包’,大家都挺高兴的。”业主凌奶奶告诉记者。

业主龚勇园对物业赞不绝口。据他介绍,去年,业主们反映地上停车位不足,物业当即对小区空地重新进行规划,新增了25个停车位,“我们马上要换3部新电梯。”

部分小区公共收益成“糊涂账”?

聆江花园小区1期给业主分红,让其他小区的业主羡慕不已。然而,纵观当下,能顺利实现公共收益分红的小区依旧较少。近日,记者来到南昌县天伦华庭小区探访,该小区业委会主任朱学立道出了一个窘迫的现实。

连日来,朱学立一直忙于引入新物业公司事宜。“我们的物业费低,引入物业公司比较困难。”朱学立说。

谈到公共收益分红的话题,朱学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区内停车位严重不足,设定的停车收费标准是1小时内免费,1~2小时收费2元,而且门面无人问津,收入甚微。

“剔除物业管理费用、业委会办公经费,剩下的收入只能勉强覆盖小区的公共支出。”朱学立说。同时,常年存在水压不足的问题,需要二次供水,水质无法得到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小区进行了无负压供水工程改造。

“这类改造所需费用都得从公共收入中支出,而小区需要修缮的地方有很多。”朱学立表示,一些小区给业主分红仅仅是昙花一现,“一旦结余不足,就只能取消分红。”

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部分小区未对公共区域收支明细进行公示。而现实中,部分物业服务公司单方面掌控公共区域收支,缺乏透明度,甚至隐瞒收支,让小区公共收益成了一笔“糊涂账”。

多方协作提升治理效能

法学博士、北京市中伦文德(南昌)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王琼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公共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有现金分红等其他用途可召开业主大会,须经“双过半”业主同意。在资金的管理上,可以业主大会的名义在银行开设业主共有资金基本账户,或者要求物业公司建立专门的账目,至少每季度一次向业主公示公共收益的情况,让资金“透明化”。

“现实中,公共收益分配还需平衡物业积极性与业主权益。现行规定仅允许物业扣除合理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约定将部分收益作为物业经营激励,实现双赢。”王琼补充道。

南昌社会科学院院长戴庆峰认为,发放小区公共收益,意味着物业从“管理者”到“服务合作者”转变,业主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治理”转变。

“虽然公共收益分配受地段、资源等客观条件影响,但从本质上来看,能够分红的小区是业主、物业以及业委会合作协同较好的小区。在多方协作下,小区资源得到盘活,公共收益不断做大,基层治理效能得以释放和提升。”戴庆峰说。戴庆峰表示,有的小区没有分红,表面上看是公共收益不足,实则是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方面有待提高。尚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中物业权利过大,平等对话机制缺失,急需政府引导、社区支持成立业委会。业主应主动参与治理,在公共收益分配、资金监管、权益划分、服务质价匹配等方面形成平等的对话机制和参与机制,达到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平衡,从而激发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新法治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