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汽车供应链企业站到台前,上海车展这些展品可以拼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8:46:00    

逛一圈今年的上海车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新兴汽车供应商层出不穷,各种零部件供应商的展台被安插到了各个展厅,和车企打成一片。供应链展台的工作人员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介绍自家的新技术、新产品,那可能是一块芯片,一组电池、一台电机,一套系统。而整车企业的展台,工作人员也会强调,这台车搭载了华为的智驾方案,那台车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这种奇妙互动成了本届车展的独特风景线。从电池、芯片到自动驾驶技术,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以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不再只是整车品牌的较量,而是供应链技术的竞争。中国零部件企业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明星”效应初显

本届上海车展启用了13个展馆,其中零部件和新科技企业首次占据了4个展馆,展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从品牌上来看,零部件企业的展出数量几乎是整车品牌的6倍,堪称历史之最。从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再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载AI等创新技术,应有尽有。有业内人士调侃说,这些展品几乎可以拼凑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车展现场还专门设立了“中国芯”展区,遴选了不同应用场景的优秀汽车芯片,包括高性能计算芯片、智能驾驶芯片、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车规芯片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本届车展上定义了智能汽车的“新三大件”,即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在展会现场,李斌展示了两颗车规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随着该芯片在蔚来ET9的搭载,神玑NX9031也成为全球首颗量产上车的车规级5纳米智驾芯片。“新三大件”正是国产供应链企业技术突围的舞台,让一些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初创企业迅速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明星”。

宁德时代的展台紧靠着小米,它带来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耐低温的钠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地平线在奥迪附近,它发布的L2城区NOA系统HSD,已成为国内首个自研软硬一体、可量产落地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智驾明星企业Momenta紧挨着丰田。车展期间,Momenta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六大品牌宣布进一步战略合作。目前,Momenta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130款。CEO曹旭东介绍,第一个10万辆搭载用了两年时间,第二个10万辆搭载只用半年时间,预计今年5月内将完成第三个近10万辆搭载。

展台的巧妙安排,似乎正告诉我们,整车厂与供应商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彼此融入、深度耦合。

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创新突围,让跨国巨头感到紧张,倒逼他们加快本土研发。本届车展,采埃孚、博世、麦格纳、大陆、佛瑞亚、法雷奥、安波福等全球百强零部件供应商也“组团”出征,纷纷发布新品,展示自身的“本土化”最新成果,如博世推出全新的超级重卡和超级轻卡智能解决方案,采埃孚底盘2.0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撬动细分市场

国内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新能源车浪潮驱动下,修炼内功、大放异彩。它们往往从一个门类出发,深度挖掘,在细分市场不断扩大空间。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一家专注于图像传感器研发、设计及销售的集成电路企业。今年车展,思特威带来的后视行人检测应用方案让人印象深刻,“你会看到图像里有几种颜色,倒车时物体处于一米之内显示红框,两米以内是黄框,三米安全距离为绿框,蓝框内的行人则不在倒车区域范围之内”。

思特威展示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应用方案 钱文婷 摄

有必要标注这么多颜色吗?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恰恰体现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现在许多新能源车配备多个摄像头,像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就有12个,安装摄像头对有距离判断障碍的驾驶员更友好,“而且,通过安装舱内摄像头,用科技手段检测驾驶员疲劳状态和乘员情况,可有效减少事故隐患”。据了解,国产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爆发式增长,促使思特威对标索尼等行业领先企业,不断精进图像传感技术。目前搭载思特威自研芯片的产品已经在汽车、手机、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且比同类外国品牌便宜15%-20%。

一辆车可以配置几个安全气囊?万得集团旗下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答案:安全气囊可包裹全车。“我们这次展示了保险杠气囊、后备箱气囊、零重力座椅包裹式气囊和前引擎盖气囊。在发生车祸时可有效保护车内乘员和行车安全。”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全车气囊解决方案是‘非标’产品,更侧重于车企的双向研发,其触发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保驾护航。目前全球专注深耕“被动安全”的企业不超过10家,锦恒生产的安全气囊比同类瑞典产品便宜10%-20%。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款安全气囊的所有零部件生产由国内完成,实现了设计端、产业链和产品质量的自主可控。“我们目前安全气囊的定价在300元到500元区间,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很好,正在谋求奇瑞、吉利、大众等车企的双向合作研发,有售价十几万的‘质价比新锐’,也有30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

全车安全气囊方案 钱文婷 摄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整个汽车供应链体系将进入重构期。谁能满足用户需求,谁能提供性价比高的可靠产品,谁能不断创新,谁就能取得汽车产业链上更大的话语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