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脑的学习特性,成就高效学习,方能培育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4月10日,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合作的 “基于脑科学的人才培养项目” 启动仪式举行,双方以脑科学为“笔”,共同开启了绘制人才培养“新画卷”的征程。

如何通过脑科学+教育的结合,构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生态,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薛贵,以一场精深入浅出的讲座,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研究表明,在大脑发育的特定敏感期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效果会事半功倍。比如,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此时大脑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度极高,能够轻松掌握多种语言的发音和基本语法;青少年时期则是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快速发展的阶段,适宜的教育刺激能够激发大脑的创新潜能。这种基于科学实证的教育指导,为人才培养带来了从“经验导向”到“科学导向”的巨大转变。
薛贵教授还着重强调,摒弃知识碎片化与死记硬背,构建知识网络以实现灵活迁移运用,是符合大脑发展规律的教育之道。大脑并非简单地存储信息,而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复杂连接对知识进行关联整合。只有当知识形成网络,学生才能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迅速调动相关知识,实现举一反三。

据介绍,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将在薛贵教授带领的首席脑科学专家团队指导下,借助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和实践成果,融合学校跨学科教学与学习力培养方面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区域及国家的创新人才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将采用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顶尖脑科学专家开发的脑智图谱测评系统,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教育从 “广撒网”式的模式转变为“精准定制”。
文、图|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