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由“校长”谭咏麟、“郭靖”黄日华、“展昭”何家劲等香港明星在临泉县开展的足球友谊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比赛前一天,港星们来到顺河老街,精彩的杂技表演令昔日剧中的“武林高手”们鼓掌叫好,水晶羊蹄、涮牛肉等地方特色美食更让大家赞不绝口。
姜尚故里、杂技之乡、红色足迹、中原牧场,这是皖北临泉县的四张城市名片。港星此行,对“杂技之乡、中原牧场”印象深刻,而这两张名片在长官镇有着更为具象化的体现——
集杂技剧场、学校、博物馆等于一体的杂技小镇,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以肉牛产业为代表的牛羊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本期“镇”能量系列采访,一起探寻临泉县长官镇的“镇”兴之路。
《高空倒立》《风中少林》《空中绸吊》《英雄丰碑》……刚刚过去的周末,长官杂技剧场内,各地游客慕名而至,周末演出如约举行,精彩节目接连上演。
在《神话》音乐的伴奏下,23岁的张瑞清和搭档仅凭一根绸缎,在空中飞舞、相拥、旋转。在剧情的引领下,演员以其力量、技巧和高难度动作折服现场观众,台下叫好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5年前,年仅8岁的张瑞清离开家乡临泉,跟随师傅学习杂技。
“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进行体能训练,不断重复很多动作。赶上排练新节目时,得练到凌晨才能结束,特别辛苦,也偷着哭过很多次。”张瑞清回忆,一年多后,当初和他年龄相仿、一起学习杂技的小伙伴们纷纷退出时,他第一次被师傅喊上台,一个“钻桶”的动作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当时虽然是配角,但看到观众为我鼓掌,特别有成就感,就想练得更好,有一天能站到舞台中央,成为主角。”2021年,随着临泉县县长官杂技剧场的投入使用,张瑞清和师傅回到家乡。当初的毛头小孩长变成了帅小伙,多年勤学苦练和演出经验也让他成长为杂技剧场的主角之一。

和张瑞清的成长经历相似,胡军从9岁开始练习杂技,年轻时走南闯北,前往国内外各大城市演出,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十年前,他回到家乡临泉,在长官镇创办了宏扬杂技学校,教授孩子们练习杂技。
“那些年在各地演出,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总觉得应该回到家乡做点什么。”胡军介绍,最近十年来,他已经培养了两百多名杂技演员,“每年都有体校、杂技团到校招生选人,选上的孩子会登上更大的舞台,有的成为本地杂技团的演员,走上工作岗位。”
在长官镇,越来越多的以胡军、张瑞清为代表的中青代杂技人,从当初的“走四方”,站上了“台中央”,到如今的“回家乡”。只因他们都有一个梦想——将杂技艺术传承下去。
据了解,临泉杂技始于西周,盛于汉朝,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泉县于2014年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拥有杂技团队近千个,杂技从业者2万多名。
在长官镇,已建成的集杂技剧场、杂技学校、杂技博物馆、杂技研学营地和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杂技小镇,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

如果说以杂技为代表的文旅产业是长官镇近年来最闪亮的名片,那就不得不提该镇传统特色产业——以肉牛产业为代表的牛羊养殖业。
在长官镇长东村蔡庄的中原牧场养殖小区第八养殖场,“90后”牛倌张永雷正驾驶着撒料车,将拌好的草料均匀地撒在牛槽里。“我小的时候,家里就养了三、四头牛。那个时候,我们这里就有养牛的传统,家家户户都养牛,一头耕牛,其余的当肉牛卖。”
张永雷原本在北京有着稳定的工作。5年前回乡探亲期间,他发现家乡亲友的肉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中原牧场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决定辞去工作,回老家养牛。
“从刚开始的几十头牛,到两年前租用养殖场,养了200多头,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张永雷的办公室里,沙发和茶几上落了一层灰,看上去已有多日没有打理。他解释说,回乡养牛以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养殖场里围着牛转,很少有时间坐在办公室。
“虽然养牛很辛苦,但能回到家乡,一家人能在一起,也是越干越有劲。”张永雷说。

养殖场西北方向不到2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处中原牧场牛羊交易大市场。院子里,数百头从各地运来的牛正在悠闲地“散步”。不久之后,它们都将找到自己的主人。
“以前老百姓想养牛,不知如何挑选品种,存在买牛难、卖牛难的难题。”长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丰玉介绍,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养牛、卖牛,中原牧场牛羊交易大市场于2019年在当地建成投用,目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活体牛交易市场,辐射方圆500公里范围内的十多个省市。
在市场交易大厅,肉牛产业政策、供求信息、市场行情、金融支持、技术服务等信息在数字交易平台上一目了然。有着多年牛羊贸易经验的市场负责人蒋振介绍,该市场依托智能物联网技术,打造肉牛产业“一站式”智慧交易服务平台,“养殖户可在线上选牛、线下拉走,买卖双方安心交易。”
截至目前,长官镇已培育规模养殖场56家,牛羊年出栏量超2.5万头,中原牧场牛羊交易大市场年交易量达5.5万头,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杂技小镇,“畜”势勃发。
作为长官镇两大特色产业,崔丰玉在采访时表示,未来,长官镇将紧紧围绕“三地一区”建设,聚焦杂技文化旅游和牛羊养殖两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深化农文旅融合、延链补链强链、市场挖潜外拓、品牌速强培优上综合发力,着力推动长官镇杂技文化旅游和养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统筹 文字︱胡广
图片 视频︱张云山
海报 封面︱赵艾凌
校对 编发︱杜程强
实习生︱姜香羽
通讯员︱杜建龙 李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