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纤维化不可逆转,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锋带领团队,协同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让肺纤维化患者张先生“走出困境”,通过三个月的系统治疗,使他的病情显著改善。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精准诊疗与医患信任共同书写的医学新章。
45岁的张先生曾从事装修工作五六年,还有二十年的吸烟史。去年11月,他在无明显原因下突然出现咳嗽、活动后气急,且情况日渐加重,走几步路就要停一停,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家在安徽的他,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纤维化。其后,张先生经历了多地辗转求医。虽然在多家医院治疗,却没有明显的疗效。元旦前后,他来到上海市胸科医院就诊并住院。住院时,他的指端血氧饱和度仅是90%。
依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病理科多学科协作,专家们排除多种病因,最终锁定张先生的病因很可能是“结节病伴肺间质纤维化”。李锋主任为他制定了简易价廉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案。张先生回家后,每月定时通过互联网门诊配药口服。在3个月治疗周期后,他原本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基本消失。当张先生再次来到胸科医院复查时,他脚步坚定,和3个月前判若两人,其指端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97%,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纤维化情况较前明显改善。
“肺纤维化被大家认为是‘不可逆的终点’,但随着药物和精准干预方法的发展,部分患者已能实现肺纤维化影像改善、肺功能改善。”李锋强调,“张先生的实例提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积极寻找并明确肺纤维化的病因(如结节病、风湿免疫病等),对于制定抗纤维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二是及早治疗、准确治疗,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近年来,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的呼吸危重症亚专科,以间质性肺病这类疑难复杂病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病因诊断、分类治疗,使广大间质性肺病患者缓解了症状、改善了胸部影像、提高了肺功能。让我们开始转变“肺纤维化等于死亡判决”的旧观念,不姑息,不放弃,医患携手去创造新的“生命奇迹”。
原标题:《肺纤维化,一定不可逆转吗?胸科医院多学科团队让这名患者“走出困境”》
栏目编辑:马丹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制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