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字字真挚,心却比石砖还冷。
我这一走,双亲便是留在府中的人质。
纵使穿着体面,读书认字,到头来也不过是这些人的玩意儿。
可我不能委屈,也不敢委屈。
主子替我谋了前程,要我去做少奶奶,这是天大的福分。
总归是嫁人。
庆幸的是,我成了有用之人,嫁给了富甲一方的大贾。
温氏速度极快,不到半月便遣人来下聘礼。
整整二十四抬礼箱在院中一字排开,堆满了整个院子。
我站在廊下,瞧见管家正在清点礼单。
「南海明珠一斛,和田玉如意两柄,苏绣屏风四面……」
每说一样,就有小厮将箱笼打开查验。
四姑娘倚在窗边,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腕上的翡翠镯子。
「这温家,倒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搬来了。」
一旁的嬷嬷凑趣道:「姑娘说的是,就那云锦,看着鲜亮,可比不上咱们府上去岁得的御赐缂丝,那珐琅器再精致,也不及老太太屋里的那套前朝官窑。」
四姑娘让嬷嬷挑了些实用的东西,赐给了我老子娘。
又从自己的妆匣中随手抽出一张纸递给我。
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价值不菲的物品,件件都是有价无市的珍宝。
「这些是我赐给你的体己,兄长另外给你准备了二十抬嫁妆,必会让你体面出嫁。」
面对四姑娘的敲打,我垂眸不语。
她这是在告诉我,纵使去了温家当少奶奶,这些价值连城的物件,不过是寻常玩物。
也是在提醒温家,即便我是个丫鬟,那也是孔府出去的丫鬟,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这门亲事背后站着的是谁。
做人,不要忘本。
这是主仆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四月十五,黄道吉日。
寅时三刻,我在正院外对着老爷夫人的方向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四姑娘亲自送我到侧门,盖头盖上前,我最后望了一眼生活了十九年的地方。
紫芙和陈嬷嬷一左一右扶着我,缓缓踏入轿子。
从京城到顷州,有一个月的路程,最后还要走十天的水路。
温家做足了排场,接亲的船是特制的画舫,朱漆雕花,挂着大红灯笼。
还派了族中耆老和十全嬷嬷一路护送。
只可惜我无福享受,第一次坐船便晕得厉害,吐得昏天黑地,连身都起不了。
紫芙也没比我好到哪里去,脸色发青,还得了痢疾。
「到底是没出过远门,这点子风浪都受不住。」陈嬷嬷一边摇头,一边从袖中取出珐琅小盒。
「这是四姑娘特意让老奴带的薄荷膏,按压的太阳穴能好些。」
我不禁感叹四姑娘的周全,涂上果真好多。
网友躲猫猫点评: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短篇小说了,故事里的在作者的笔下鲜活了起来,看着看着就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的《蔓蔓青莲》强推!
网友滥情空心点评:在看完《蔓蔓青莲》文章后,我不敢轻易回复,我担心我庸俗不堪的语言会玷污了这世间少有的文章。但我还是回复了,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文章后面留下自己的足迹,那将会成为我一生的遗憾。请原谅我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