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辽宁日报推出
全媒体主题策划《最辽宁》,
每日
赏一景、说一人、
展一品、观一宝。
用镜头捕捉广阔天地间
山川河海的极致景色,
以光影记录振兴场景里
活力涌动的时代画卷。
定格辽宁之美,
展现辽宁之好。

春凝枝头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3月23日,沈阳东塔下的一株白玉兰花开满树。漫步于廊檐台柱之间,一朵朵盛开的白玉兰袅娜多姿,游人移步换景,在古风院落里感受着春天的气息。院门口的文创店和餐饮店也因玉兰花盛开而火热,排起长长的队伍。
在沈阳迎宾馆、南湖公园、市园林植物标本园等处,也有玉兰花陆续迎来观赏期。随着沈阳进入赏花季,后续还有桃花、杏花、梨花、海棠、牡丹等接力奉献春日花景。
下图请横屏观看⬇️


芳华吐艳
主笔 赵雪
辽宁的春天是从一朵玉兰开始的。
沈阳东塔寺的飞檐下,古刹的砖缝里还渗着料峭春寒,白玉兰却已捧出满树雪盏。花瓣质地如官窑薄胎瓷,隐约透光的弧度,恰似那只清朝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上鼓起的花纹。数百年前,宫廷匠人用釉料凝固的春色,此刻正化作漫天飞雪,簌簌落在二十一世纪的雕花窗棂上,开启了这片土地上的一段绮丽花潮。
当辽河平原的冻土裂开第一道细纹,鸭绿江的冰凌便化作万千银鱼顺流而下,把春的消息送往黄海。丹东的老宅院墙头,“四海波”探出绛紫色的容颜。褶皱的花瓣里仍藏着旧时渔船的号子,每片叶尖上都悬着江雾凝成的珍珠。对岸新植的“粉天惠”已连成云霞,将朝露酿成胭脂,为边城晨妆。
凌源的旷野上,万亩花田正掀起彩色风暴。东方百合擎起朱砂染就的灯盏,郁金香列阵如盛装的仪仗,风过时便会掀起层层锦浪。蜿蜒的田埂上,满载鲜花的货车正碾碎晨雾,车辙里遗落的几片花瓣,转眼被早起的灰鹤衔去做巢。
玫瑰田里也开始蒸腾出蜜糖般的芬芳。辽中区的日光温室中,卡罗拉玫瑰正进行最后的着色,浓色的花瓣化作春日的新风,沿着辽河的九曲柔肠,将北国的热烈揉进江南的烟柳画桥。
千山顶上的残雪还未消融,山腰的花海早已迫不及待地流淌成金瀑。放蜂人的帐篷星星点点,蜂群掠过杜鹃新绽的蓓蕾,翅尖沾着的花粉,转眼化作街头的第一罐春蜜。盘锦红海滩的碱蓬草尚未苏醒,辽河口湿地的芦苇荡里,白鹤已经衔着南方的暖意归来,翅影掠过塑料育苗棚,在薄膜上投下转瞬即逝的水墨。老花农抬头望天时,连皱纹里都漾着笑意。
暮色浸染的医巫闾山,放学的孩童穿过村口的桃林,书包拍打后背的声音惊起满地落英。老屋檐下的燕巢传来新雏啁啾,衔泥的春燕飞过花农的三轮车,车斗里未及遮盖的花苗,已悄悄探出淡紫色的触角。而在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玻璃窗前,屈连伟所长正翻开数据报表,看晚霞将试验田染成金红——那些曾经沉睡的郁金香种球,此刻已在苗床悄然萌发。
百合的馥郁裹着鞍钢高炉的余温,玫瑰的甜腻混着老工业区的金属光泽,杜鹃的清苦渗入新耕地的墒情,满是花语的春风,就这样吹拂在这片曾被钢铁洪流定义的土地上。而当万千花朵同时扬起脸庞,辽沈大地上的冰凌记忆就化作晨露,在每片舒展的花瓣上写下新生的诺言。
器物上的春色终究会褪,土地里长出的春光才能永远新鲜。岁月霜华里,辽宁的春花从不爽约——她带着四季的轮回,带着时代的期许,年复一年,在经纬线上绣写着生命的图腾。
山海着秀色,芳华吐新艳,此间胜景,正逢春。


匠心育种
率领团队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百合种质资源圃、郁金香种质资源圃、君子兰种质资源圃。攻克了育种关键技术难题,成功选育出优良新品种45个并完成国际登录,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个,入选辽宁省主导品种3个。
屈连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书记、所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主要从事花卉遗传育种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专利10项,选育花卉新品种3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