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制图 罗乐
我们的文明由什么记录?
在无文字的时代,岩石、骨头、陶器上的刻划和涂抹,记录下人类“幼年”时期的咿呀学语。后来,这些抽象的图样逐渐规整,它们出现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下神秘的仪式和活动。那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创造会有怎样的未来。
随后,人们学会了青铜铸造,那些被刻印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记录下家族和王朝的荣耀与功德。接下来,竹简木牍、纸张、互联网、人工智能……文字记录历史,而后成为历史。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文字记录的不是全部,但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书写过去,连接未来,在横竖撇捺之间形成了无数个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有一扇颜色不同的大门。
而在世界上,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朴实的大地打交道,却能从中发现最闪耀的文明印记。如果是他们,会在这纷繁的文字世界中,选择怎样的方向?在4·23世界读书日这天,也恰逢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首日,封面新闻邀您一起走近考古人的书架,看看他们选择打开怎样的大门,走入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