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网红科技企业谨慎融资,拒绝比接受更需清醒丨九派时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6:02:00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日前,“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的创始人韩璧丞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人才招聘中的第一筛选标准是“极客”,即要精尖人才,同时在融资上他也表明了自己谨慎的态度。

图源:杭州市投资促进局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受到了全社会的热捧。在此背景下,一批新兴“网红”科技公司面对走红之后纷至沓来的资本扩张机遇,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清醒与定力。

不只是强脑科技,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也公开表示拒绝融资和盲目商业化;无人机领域的龙头企业大疆,至今也依然没有登陆资本市场……

当资本市场抛来橄榄枝,选择拒绝,往往比接受需要更大的勇气。

对于众多创新型企业而言,经营压力与盈利难题如影随形,迫使创始人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借助资金支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更有甚者,部分创始人将上市融资视为圈钱手段,一心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套现离场,只留下一地鸡毛。

这些科技企业不愿意像传统的互联网公司那样,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走上快速规模化扩张的道路,未必是因为它们排斥盈利,或者天然抵触资本市场。它们的谨慎,本质上是基于对技术创新规律的清醒认知。

像DeepSeek、强脑科技等企业,能够孕育出有影响力的产品,都是长期技术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科技创新本身就是漫长的征程,企业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更要有抵抗各种干扰和诱惑的定力。

爆火出圈释放的红利,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估值,帮助它们驶上商业扩张的快车道。问题在于,对规模的过度渴望,以及仓促的商业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可能帮助企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也可能为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像DeepSeek这样原本“小而精”的企业,在收获流量与市场关注后,若是迅速招兵买马并寻求融资支持,虽能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管理难度的急剧攀升。

此外,资本介入后,企业就得对投资者负责,面临更为严苛的业绩考核压力,这也可能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独立性造成影响。

因此,对规模扩张保持审慎态度,不盲目跟风寻求融资,并非是对资本与商业的抗拒,而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对技术创新规律的尊重,而做出的理性抉择。

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商业扩张的重要性。任何一家科技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终究需要解决生存与盈利问题。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前提下,通过融资获取发展资金,为规模化扩张提供有力支持,是合情合理的商业选择。

在技术理想和商业扩张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并不意味着对抗商业化。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